湖南科技大学:科研人员研制新技术为煤矿拯救重大损失
10月24日,江西萍乡安源煤矿矿区内传来阵阵掌声,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鲁义被颁发“荣誉矿工”称谓,成为这所历史悠久的煤矿百年以来首位获此荣誉的青年学者。鲁义获此荣誉,源于他研制的“定点注浆和区域封堵”相结合的稠化浆体防救活技能为安源煤矿挽回了严重经济损失。2019年6月,安源煤矿378复采作业面切眼贯穿后呈现煤自燃危险,顶板顶管继续涌出很多乙炔和一氧化碳气体,作业面瓦斯浓度高达20%以上。通风区组织注浆上一任未果,随即关闭作业面,导致200余万元采煤设备和40余万吨优质煤炭资源冻住,煤自燃极易引发瓦斯爆破伴生灾祸,救活使命反常艰巨。危殆之际,江西煤业集团萍乡分公司党委书记彭群伦向母校湖南科技大学求助。湖南科技大学立刻组织鲁义连夜赶到矿上。通过一周的下井“确诊”,鲁义给出了“确诊书”和祛疾的“处方”,立异性地提出“定点注浆和区域封堵”相结合的稠化浆体防救活技能。12吨救活资料送到矿上后,鲁义又耗时3个月规划了矿井防救活注浆体系计划,处理了巨大挖掘面的施工灌注难题。本年3月9日,在历经近1个月的密布监测后,问题作业面成功启封,安源煤矿总算将积压在井下长达数月,价值200余万元的采煤设备撤出,成功解放了40余万吨的煤炭储量,削减经济损失约1.4亿元,378作业面的火情危险顺畅免除,并于4月25日正常回采。
湖南科技大学:科研人员研制新技术为煤矿拯救重大损失
2020年10月30日2020年10月30日
0 Comments